2月6日
联盟国际公司
码头生产再传捷报
“马士基萨琳娜”轮
以每小时472自然箱的
在泊船时效率
刷新了天津港集装箱船舶
在泊船时效率历史纪录
这是继10天前
该公司刷新“中谷华南线”效率纪录后
再一次创造的效率新纪录
进一步擦亮了“津港效率”品牌
为打赢这场创效攻坚战
在集团公司调度指挥中心、引航中心
及轮驳公司的大力支持下
联盟国际公司
按照“四高服务年”工作要求
落实“五保五即”作业要求
从计划、中控、现场“三位一体”入手
协同作战
依据精心制定的CWP作业方案
统一作业思路
精准下达作业指令
科学统筹生产要素
狠抓交接班和进出口衔接关键环节
最终安全高效地完成了本次作业任务
其中
每小时70自然箱的M线效率
每小时64自然箱单桥效率
分别创出了公司历史新高
彰显了公司
生产组织的整体水平和质量
及全体员工
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勇气和能力
新的一年
联盟国际公司将持续在
作业效率和服务能力上下功夫
紧紧围绕“协调联动、资源统筹、
品质提升、增量拓效”主线
紧盯市场形势
发挥自身优势
勇攀高峰、争创一流
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
为天津港争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港口排头兵
贡献力量
近日
天津外代公司两名外勤员
因工作表现突出
荣获了全国外代系统
2021-2022年的年度荣誉
船务部张拓
荣获“中国外代金牌外勤”称号
班轮部杨旭
荣获“中国外代优秀外勤”称号
充分展现了天津外代公司的风采
张拓
中国外代金牌外勤
2011年进入天津外代公司从事外勤工作,十几年来,他无微不至服务每一艘船、每一个客户,逐渐从一名普通的外勤业务员,成长为公司的业务骨干,代理过多用途船、海洋工程船、旅游船等各类船舶约1000余艘,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扎实过硬的专业素养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为他赢得了众多客户的赞誉,张拓也多次获得先进生产者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在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下,他不畏艰难险阻,积极投入到战“疫”堡垒中,担当作为,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为港口生产正常运转保驾护航。
杨旭
中国外代优秀外勤
2010年进入天津外代公司,先后从事外勤配载和外勤业务员工作。在这些岗位上,他创造了零差错率和零投诉率的好成绩,能吃苦、肯奉献,随时随地为客户解决困难,用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赢得众多客户给予的高度评价。2022年,他多次妥善处理阳性船员船舶,顺利解决疫情期间外贸转内贸业务手续繁杂等难题,既把好了海上疫情防控的关口,又最大限度维护了客户利益,保障了港口防疫和生产工作更加高效地开展。
这两名外勤业务员是天津外代公司众多外勤业务员的缩影,他们时刻践行着“人为本、质为先、客为尊”的核心价值观,不分寒暑昼夜,始终坚守在码头前沿,做好各方协调工作,应对各类紧急事件,为船舶顺利抵离和装卸货物提供了保障服务。
新的一年,天津外代公司广大员工将以优秀的外勤业务员为榜样,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投入到工作岗位中去,踏上新征程,扛起新担当,展现新作为,围绕公司“服务提升年”,努力打造新时期行业服务标杆,谱写现代化全程物流服务企业建设新篇章,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港口贡献外代力量。
元宵节刚过,在天津港大沽口港区,天津港兔年首条化肥进口散货轮“腾达”轮,正在上演着一场快速“接卸大战”。马力全开的门机驾驶员熟练地控制着操纵杆,让抓斗从船舱中精准抓取钾肥,随后门机臂架由海面转动至码头前沿,将钾肥平稳地撒进化肥专用漏斗内。
“装车!”随着响亮的指令下达,雪白的散装钾肥如沙漏般流入一辆辆运输车中,等候的运输车随即迅速驶离码头岸边。经过昼夜奋战,临港港务公司最终以每小时366吨的最高作业效率,安全高效完成了本次接卸任务。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就做好“春耕备耕”工作提出了要求,新春伊始,天津港人正在以“开年即冲锋”的工作干劲,争分夺秒、笃行实干,通过“车船直提”的方式,用“津港效率”打响“春耕备耕”保卫战。针对“春耕备肥”期间化肥作业装期时间紧、装船任务重的特点,迅速行动、多措并举,与口岸部门联动,强化运输组织调度,优先重要货类及船舶生产作业安排,全力保障民生物资运输畅通,共完成进口钾肥超过3万吨,相比同期增长2倍以上。
此次“腾达”轮共卸载1.1万吨钾肥,这批钾肥将通过天津港四通八达的陆运集疏港通道运往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保障华北地区的春耕生产。对此,临港港务公司副总经理任燚介绍说,“我们提前做好生产组织人员作业安排,从泊位计划、作业线配置及人机保障着手,盯紧‘卸船、装车、码垛、散提’等各环节,安排2条作业线,配置2台专业漏斗设备,30辆倒运化肥车辆有序运转,保障了全时域24小时不间断精细化接卸。”
自“腾达”轮从始发港驶出,天津港集团与天津海关、天津海事、天津边检等口岸部门一道,紧跟船舶航行动态,集合各所辖要素资源通力配合,从航道组织、引航计划、提前申报、泊位安排、安全接卸、船舶入出境、船员闭环管理等全链条、多方面全力保障做好抵津国内紧缺物资快速上岸,凝聚合力、无缝对接钾肥进口各项工作,切实保障重点民生物资水上运输通道安全畅通,为各地农时春耕提供保障。
“为助力钾肥高效通关,保障华北地区全年粮食和农业生产开好头、起好步,天津海关充分发挥关企联络员作用,提前进行多方对接,依托关企实时‘多方联动’实现多线并行,保障船舶及时靠泊,同时,对进口农资实行优先受理,结合一对一政策咨询和‘7×24小时’预约通关服务,加快货物放行提离,缩短其进入市场时间。此外,天津海关还对进口化肥全品类实施质量安全风险专项监测,全面掌握质量安全状况,确保广大农民用上放心肥。”天津海关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
下一步,天津港集团将继续高度重视“春耕备耕”工作,与货主方和口岸单位紧密衔接,开通绿色通道,进一步优化缩短作业周期,优先组织靠泊、优先安排机力、优先设置堆场,保障船舶作业效率,畅通陆路集疏运,切实为“春耕备耕”和农业生产做好充分运输保障。
新春伊始,实干为要。天津港集团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港口“硬核”优势,不断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港口,1月份完成货物吞吐量3996.78万吨,同比增长1.7%;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73.1万标准箱,同比增长7.2%,实现首月生产“开门红”。
今年以来,天津港集团扎实落实市委市政府“十项行动”,积极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助力港口经济高质量发展,以深入开展“四高服务年”为载体,制定全力做好“十个全面推进”、注重“十个突出”、下好“十个功夫”的具体措施,强力推进各项任务落实,以实干精神推动世界一流港口建设迈上新台阶,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港口排头兵。
实字当头。天津港集团“质”“效”并重,持续擦亮“津港效率”品牌,大力加强生产组织,提升港口运行效能,推动重点航线、重点货类船时效率持续攀高,四公司、滚装码头公司分别打破公司作业效率纪录,第二集装箱公司在“地中海奥斯卡”轮作业中刷新公司进出口箱量最大、平均单桥和M线效率纪录,中远海运美西线、2M北欧一线等航线效率保持全球领先水平。高质量推进海铁联运发展,织密内陆物流网络,高质量打造共建“一带一路”开放平台。持续做好中欧班列通道建设,积极推广“一单制”业务服务模式,提升通道服务功能,加大通道辐射能力,加速提升通道运量规模,保持海铁联运作业量持续稳定增长。制定春运专项保障方案,全力以赴扎实做好春运期间生产组织工作,春节期间,共完成船舶作业艘次同比增长11.2%。
干字为先。天津港集团深化港航合作互信,举办2023年天津港航联席会,积极走访口岸单位,与广大客户携手努力开创港航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深化“四千行动”服务品牌,全面启动2023年“春雨行动”,主动走访京津冀地区重点客户企业,有序组织推动解决客户实际需求,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落实国家“双碳”战略,全球首批“零碳”滚装码头实现运营,持续助推港口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发布全球首个全物联网集装箱码头,构建起全要素、全场景、全价值链融合的新码头业态。高沙岭港区航道扩能增效暨船舶航行规则发布,航道升级到2万吨级,着力提高航运服务水平。
奋进新征程,展现新作为。天津港集团将深入开展“四高服务年”,踔厉奋发,乘势而上,加快推进世界一流绿色智慧枢纽港口建设,努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奋力谱写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港口新篇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贡献“津港力量”。
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31日下午就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立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部署。只有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才能夯实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增强发展的安全性稳定性,才能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中增强我国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被迟滞甚至中断,胜利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
这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由中央政治局同志自学并交流工作体会,尹力、刘国中、何立峰、张国清、陈吉宁、黄坤明同志结合分管领域和地方的工作作了发言,大家进行了交流。
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近年来,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进,取得了一些成效,思想共识不断凝聚、工作基础不断夯实、政策制度不断完善,但全面建成新发展格局还任重道远。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着力破除制约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不断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
习近平强调,要搞好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坚决贯彻落实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尽快形成完整内需体系,着力扩大有收入支撑的消费需求、有合理回报的投资需求、有本金和债务约束的金融需求。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使居民有稳定收入能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消费环境优获得感强愿消费。完善扩大投资机制,拓展有效投资空间,适度超前部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持续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突破供给约束堵点、卡点、脆弱点,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力和安全性,以自主可控、高质量的供给适应满足现有需求,创造引领新的需求。
习近平指出,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解决外国“卡脖子”问题。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使我国在重要科技领域成为全球领跑者,在前沿交叉领域成为开拓者,力争尽早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实现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效联动,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形成良性循环;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一体设计,实现有效贯通;坚持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一体部署,推动深度融合。
习近平强调,新发展格局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基础,经济循环畅通需要各产业有序链接、高效畅通。要继续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顺应产业发展大势,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增强产业发展的接续性和竞争力。优化生产力布局,推动重点产业在国内外有序转移,支持企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促进内外产业深度融合,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习近平指出,要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国内大循环的覆盖面。充分发挥乡村作为消费市场和要素市场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增强城乡经济联系,畅通城乡经济循环。防止各地搞自我小循环,打消区域壁垒,真正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等深度融合,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畅通国内大循环。
习近平强调,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国内外大循环的动力和活力。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为各类经营主体投资创业营造良好环境,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增强在国际大循环中的话语权。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谈判,推动形成开放、多元、稳定的世界经济秩序,为实现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循环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