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2025-04
    重磅回归!2025航季天津—大连客滚航线复航

    春光旖旎,暖阳高照
    4月16日11时
    从大连驶来的
    “棒棰岛”轮
    在天津国际邮轮母港
    顺利靠泊
    跨越216海里
    航行12小时
    180名乘客顺利登岸
    标志着
    天津—大连客滚航线新航季的正式复航


           天津至大连客滚航线自20世纪90年代开通以来,一直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游客往来津连两地的主要海上运输工具,对两地的旅游观光和客滚运输发挥了重要作用。本季复航,天津港集团携手中远海运客运等合作伙伴,充分发挥港口“硬核”优势,通过深化“两港一航”合作,为两地的旅游观光、货物运输等产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共建环渤海港口和谐生态圈。
                                   把握市场脉搏 聚力打造“黄金走廊”
           今年以来,天津港集团敏锐捕捉市场需求,持续深化与中远海运客运有限公司合作,全方位推动“天津—大连”客滚航线的优化升级,聚力打造海上“黄金走廊”。
           复航前,天津港集团与船方保持高频次、深层次的沟通交流,围绕航线运营的各个环节展开细致研讨。从班期安排到服务提升,从接待方案到应急保障,每一个细节都经过反复斟酌。通过共同努力将航线运营计划从原计划的5月提前至4月,为两地居民及往来旅客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出行选择。

           “天津—大连”客滚航线的高效便利,吸引众多旅客选择天津港作为赴辽旅游出发地,将为两地经济文化交流构建起更加畅通的海上物流通道,拉动两地文旅、商贸、物流等相关产业发展。
                                   服务升级航次加密 优化旅行体验
           承担此次复航任务的“棒棰岛”号客滚船,是中远海运客运有限公司的明星船舶。该船总吨位达15560吨,船长134.8米,宽23.4米,全船可搭载旅客937人,车辆约200辆,舱位选择包括单人间、四人间、六人间等。
           “棒棰岛”号首班船预计16日晚22时开航,服务800余名来自京津冀地区的旅客赴大连。该轮计划运营21个航次,每四天往返;“五一”期间拟调整为两天往返,满足旅客假期出行需求。
           “随着航线复航,乘坐邮轮出游的旅客出现大幅增长,我们最近的几个邮轮航次基本上都是满员或者接近满员的状态。”天津国际邮轮母港现场调度刘杰表示。

           为了提升旅客的出行体验,天津国际邮轮母港提供了多种便捷的抵港和登船路线;合理设置旅客、车辆提示与引导的各类标识牌,统筹划分人车通道并做好隔离措施;科学设计旅客安检、候船、登离船动线以及交通组织,简化安检流程,提高安检效率,优化旅客登船和下船流程,安排专人引导旅客,确保旅客的出行安全和顺畅;工作人员实时关注旅客动态,为行动不便的旅客提供暖心服务。
                                   实现陆海联动 提供丰富选择
           随着天津至大连客滚航线的复航,可与天津、大连以及京津冀、东北地区的自驾游路线或团队游路线衔接,形成完整的陆海游路线,旅客可以更加便捷地感受两地特色的风土人情和文化魅力。

           “天气暖和了,带着一家老小乘船来天津玩一玩,逛一逛,真方便。”“我和老伴腿脚都不好,谢谢你们的帮助,很暖心。”旅客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下一步,天津港集团将以“天津—大连”客滚航线的稳定运营为契机,依托行业资源优势,统筹做好航线拓展、配套优化、多式联运、宣传推广等工作,积极打造航线丰富、时刻合理、配套完善的服务机制,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乘船出行的愿望,积极促进商贸往来,为津辽两地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贡献新力量。

    >>详情
  • 07
    2025-04
    +5.6%!天津港集团一季度集装箱吞吐量创历史最好成绩

           天津港集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天津港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两个转变部署要求,加快打造智慧绿色枢纽港口升级版,以更高质量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奋力打造我国北方地区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战略支点。一季度,天津港集团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71.3万标准箱,同比增长5.6%,创历史最好成绩;完成货物吞吐量1.19亿吨,同比增长1.4%,胜利夺取首季生产开门红

           加速推进向航运服务智慧化转变。全栈信创版新一代集装箱码头管控系统(JTOS)上线运行,港口核心业务系统实现自主可控;DeepSeekPortGPT等大模型深度应用,AI算法助力港口生产作业韧性提升;创新开展公开道路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步伐加快;天津港电子采购商城上线,持续扩展供应链云服务能力,推动港口服务向生态化转型。智慧赋能,擦亮津港效率,太平洋国际公司以506自然箱/小时在泊船时效率刷新2M北欧线全球最高纪录,第二集装箱公司再创历史最高效率纪录。

           深入推进安全环保、节能减排、去污降碳、添绿增美一体发展。夯实本质安全,统筹推进治本攻坚集中攻坚阶段,持续强化冬春火灾防控工作,全面加强安全重点工作管理提升,保持安全生产稳定形势。港口能源供应、应用深度转型,建成全国首个防波堤风电项目,发布全国首个综合性零碳港区建设方案,全港年发绿电能力近3亿千瓦时;实现全品类新能源港口作业机械示范应用,集装箱作业内部倒运实现100%清洁能源;持续推进“153”工程,完成土壤改良23万平方米,碱蓬播种60万平方米,为全国港口绿色发展树立典范。

           推进港航物流综合化转型,港口综合服务能级稳步提升。《天津港总体规划(2024-2035年)》获批,航道码头设施提升、集疏运体系优化、堆场扩能升级等21项约195亿重点基建项目加速推进;天津集装箱中心站第二线束、汇盛码头南侧集装箱堆场全面投用,新增铁路集装箱办理能力40万标准箱、有色金属年货物周转量470万吨;开通天津——墨西哥滚装航线,助力中国汽车驶向全球市场;服务畅通国内大循环,携手上海、广州两港推出三港一航海上高速FAST”航线,助力降低全社会综合物流成本。

           全力打造港产城融合发展动力源。以港聚产、以产兴城,天津港集团深入开展2025春雨行动,全面对接京津冀地区重点企业需求,累计走访客户近500家次,各类签约近100项,服务产业链供应链能力不断增强。车厘子快线带来超3万吨智利车厘子,接待国际邮轮18艘次、进出境旅客超5万人次,古文化街津港印象展览馆成城市文旅名片,万科东庐项目首开即售罄,为港产城深度融合发展贡献了港口力量。

    >>详情
  • 01
    2025-04
    天津港集团重点基建项目稳步推进 擘画世界一流港口建设新图景

           随着《天津港总体规划(2024-2035年)》正式批复,今年一季度,天津港集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天津港重要指示精神,锚定国际枢纽港和沿海主要港口定位,聚焦港口综合服务能级提升,稳步推进一系列港口重点基建项目,以基础设施硬实力支撑打造我国北方地区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支点,为服务国家战略实施注入强劲动能。

           2025年,天津港集团在码头提升改造、堆场改扩建、航道扩能、新能源等领域,共有21项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规模约195亿元。

           在新开工项目方面,天津港新港航道拓宽浚深工程启动陆上纳泥区进场施工准备。工程整体将利用30个月的时间,对新港航道的外航道段和内航道进行拓宽浚深,包括航道疏浚工程、围埝工程、助导航工程及智慧航道相关工程,航道疏浚总长度约21公里,总疏浚方量超过1500万立方米,建成后将显著提升30万吨级船舶通航效率。
           3月,位于北疆港区的一公司散粮三期新建筒仓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总投资4.83亿元,占地面积约1.07万平方米,计划建设14座1万吨级现代化筒仓及配套输送、除尘、智能化管理系统,采用国际领先的节能设计及全封闭式环保工艺,投产后,该公司散粮总仓容将大幅提升至24.4万吨,预计年吞吐量增加40%。

           一批在建重点项目持续推进。天津港环球滚装码头汽车物流堆场工程,已完成地基加固处理,预计2025年底完成竣工验收并投产运营。南疆区域事故液集中收集系统建设项目总体进展顺利,正加快开展储罐防腐、场地修复等工作,预计今年二季度完成全部工程建设内容及联调联试工作。天津港北港路南延工程及吉运八道、海铁大道拓宽工程有序推进,将在2025年全面建成并开通使用,项目建成后可有效缓解北疆港区南北交通薄弱的集疏运压力,进一步提升港区生产运营效率。

           同时,远航矿石公司、四公司、煤码头公司堆场封闭改造工程,高沙岭港区支航道一期工程,四公司22-24#泊位码头升级改造工程、焦炭码头公司南疆6#泊位、欧亚国际公司N9泊位提升改造等一批待建项目正在有条不紊推进,计划年内按期实现开工建设。

           为加快项目推进,天津港集团积极加强与市港航局对接,形成月度联席会机制,进一步畅通双方信息渠道,助力项目建设单位缩短关键手续办理时间,保障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组织平台公司、项目建设单位及时针对所属项目进行月度投资指标与形象进度分解,将全年工作任务细化至日常推动,形成时间表、路线图,明确三级管控责任人,实行清单化管理,确保预算项目按期实现开工、完工等关键节点目标,推动重点事项落实落细。

           下一步,天津港集团将持续加快航道设施提升、大型专业化智慧绿色码头建设、老码头升级改造、集疏运体系优化等重大项目落地,支撑港口关联产业发展,加速通道经济港口经济转型,推进港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为奋力打造我国北方地区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战略支点,更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奠定坚实基础。

    >>详情
  • 24
    2025-03
    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创出历史最高生产效率

           3月23日,随着“地中海萨玛”轮缓缓驶离第二集装箱公司N10泊位,标志着天津港第二集装箱公司以329箱/小时的在泊船时效率和416箱/小时的峰值船时效率,创出了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历史最高生产效率。


           自码头投产运营以来,该公司在智慧化升级上持续迭代,通过集中攻关推动水平运输系统、码头操作系统(TOS)等自动化码头关键系统的升级,不断提升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作业效率。截至目前,水平运输系统已完成了多次重大更新,包括版本固化、三泊位分离地图模板、双大船作业地图模板等多个方面,极大地提升了系统的稳定性和作业效率。同时,TOS系统也实现了全面国产化,上线了全自动ED算法,进一步提升了卸船、集港的场地找位效率和场地资源分配合理性。同时,他们建成运行“风光储荷一体化”绿色能源系统,实现了100%使用电能、电能100%为绿电、绿电100%自产自足,已累计使用绿电达9513.6万千瓦时。

           此次作业,船公司由于急需用箱周转,对作业效率和时间提出了迫切需求。第二集装箱公司充分发挥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的诸多优势,以全面推动生产提效双网络良性循环为抓手,围绕精细度计划管理,打造“内循环”体系;以生产计划为核心,打造生产组织、系统优化、技术创新三维度效率提升“外循环”体系,总结创新业务逻辑、规则,推进工艺流程优化。由生产组织部门与运行保障部门建立了7×24小时生产联合优化保障小组,在船舶作业过程中高效协同;同时根据“M3+提效”方案,打通各条作业线之间的平衡控制,多举措提升作业效率,确保了船舶动态的顺利兑现,为京津冀地区广大陆侧客户的用箱装货提供了服务保障。

           今年以来,该公司以稳步提升生产效率为主线,围绕科技研发创新、创新成果转化、功能发展定位、设备优化升级,持续深耕内部管理,强化内部岗位衔接,精细管控生产各环节要素,吞吐量同比提升9.6%,M线效率同比提升15.8%,高质量完成各项生产指标,为一季度生产“开门红”奠定了坚实基础。

           后续,第二集装箱公司将充分践行“四千行动”服务精神与“春雨行动”工作要求,强化对外服务能力;持续深化智慧码头建设与流程优化,以更高标准、更高效率、更优服务,为天津港争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港口“五个排头兵”注入新动能,为全球客户打造更安全、更智能、更便捷的港口新标杆。

    >>详情
  • 18
    2025-03
    沪津穗三港联动,携手航企共筑“海上高速”

           3月18日,由上港集团、天津港集团、广州港集团和安通控股共同推出的“三港一航海上高速FAST”航线在上海港罗泾港区集装箱自动化码头一期现场正式启航,标志着我国港口航运业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迈出新步伐,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航运强国注入新动能。

           上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顾金山,天津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褚斌,广州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波,安通控股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维出席新航线首航仪式并致辞。上港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宋晓东主持活动仪式,副总裁柳长满介绍“三港一航”战略合作特色亮点。上港集团副总裁王海建、天津港集团副总裁刘庆顺、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郑灵棠,安通控股党委副书记、董事总裁楼建强共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上海海事局、天津海事局、广东海事局相关领导出席活动。

           此次“三港一航海上高速FAST”航线的开通,是我国港口航运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强港”重要指示精神的实际行动,参与各方将以“三港一航”联动服务体系为核心,打造南北物流高效通道,通过自动化码头革新、数据互通共享、绿色低碳转型,发挥新质生产力在港口航运领域的引领作用,助力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全力提升港口作业效率与供应链韧性,更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家战略实施。

           2021年以来,天津港集团携手国内港航企业联合组建中国内贸集装箱港航服务机制,创新推出了“海上高速FAST”品牌,树立“航运(Freight)、精准(Accuracy)、降本(Saving)、协作(Team)”服务新标杆,实现南北内贸海运“定点定班”精准化运营,打造内贸集装箱港航服务新品牌。在海事部门大力支持下,首创“五保五即”服务保障机制和“四优先”作业规范,实施“边卸边装”等工艺;开发虚拟中国港口平台,推行“滚动集港”“在线提箱”等智慧服务,实现跨港数据实时共享、作业资源精准匹配,确保客户“即提即离”“即装即走”,为完善“多港多航”南北海运新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推动构建了港航协同发展新生态。

           据了解,“三港一航海上高速FAST”航线将以“确保南北物流通道高效畅通、推动港口作业绿色低碳转型、赋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升级”为目标,依托自动化码头技术革新与数据互通机制,构建起天津—上海—广州协同的“三港一航”联动服务体系。航线业务由“三港一航”协同参与,可实现1.5万吨级和3.5万吨级船舶在天津—上海、上海—广州双线3至4天高频次快航,与陆运相比单箱费用降低约65%。同时,“三港一航”将通过信息实时共享,提升船舶靠泊与作业效率;建立完善快速响应机制,确保突发情况快速启动处理流程;分别从单一物流节点升级为区域发展引擎,优化资源配置,有效保障集装箱作业效率,打造出一条贯通南北的“海上高速”,更好服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详情
  • < 1 2 3 4 5 6 7 8 9 ... >
    相关链接
    关闭
    • 四千服务
    • 海上高速
    • 二集司投产
    • 智能大会
    • 新闻联播
    • 智慧港口
    • 绿色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