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2025-07
    20支水上搜救队在津开展技能“比武”

           7月8日,由天津市总工会、天津市海上搜救中心联合主办,天津港集团承办的“2025年天津市水上搜救技能比武暨第二届环渤海水上搜救技能交流活动”在天津东疆湾沙滩景区成功举办。来自辽宁、河北、山东三省及天津市的20支专业搜救队伍、220名精英选手齐聚渤海之滨,展现新时代海上应急救援的“中国力量”。天津港集团副总裁刘庆顺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本次水上搜救技能比武活动以“智汇救援,守护蔚蓝”为主题,通过覆盖“空—海—岸”的立体竞技形式,更好演练环渤海水上搜救力量的协同能力,推动形成“区域应急共同体”。比赛选取实际救助中最常见的场景作为竞赛科目,围绕船用消防员装备穿戴及使用、心肺复苏、救生圈定点抛投、翻舟自救、遥控救生圈(水上飞翼)救生、皮划艇救生、水陆救助联合转运七大科目展开技能对决,覆盖陆上、水上及水陆联合救援场景。由于水上项目设置在开放水域,与往年封闭水域相比,增加了风、浪、流等不确定因素,比赛环境更加真实。

    在“船用消防员装备穿戴及使用”科目中,选手以最快速度完成呼吸器检查、防火服穿戴等12项操作。

    “心肺复苏”科目采用挪度全自动考核仪,对按压通气循环,按压深度、频率等数据实时监测,精准度要求极高。

    水上科目“翻舟自救”要求4名队员协同将冲锋舟倒扣并扶正,全程需在25米水域内完成。

    “遥控救生圈(水上飞翼)救生”展现科技救援魅力,选手操控智能救生圈在25米水域内精准营救“落水者”。

           经过激烈角逐,东疆海上搜救分中心队获得团体一等奖,南港海上搜救分中心代表队、交通运输部北海救助局代表队获得团体二等奖,天津港集团代表队、天津蓝海救助队、中海油代表队获得团体三等奖。

           据悉,技能交流活动期间收集的专家建议将用于完善《天津市水上搜救能力建设规划》,参赛队伍将组建“环渤海搜救人才库”,持续推动区域应急救援资源共享。

           当天,赛事现场设置了“智汇救援成果展”,中大型无人机、智能化水上水下和陆地救援机器人、远程救生装备投送系统、北斗新型通导设备等现代救援装备集体亮相。同时,现场增加了有奖问答、赛场体验等环节,吸引游客参与互动。

    >>详情
  • 02
    2025-07
    天津港集团多措并举服务通航效率大幅提升

           天津港集团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交通强国”战略部署,全力打造智慧绿色枢纽港口升级版,通过精细化船舶调度、升级智慧引航系统、持续深化口岸协同创新,实举实措提升港口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打造“在渤效率”服务品牌,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提供港口支撑。

           今年以来,天津港集团在天津海事局指导下,推动精细化船舶时刻表落地实施,以分钟为单位精准编排船舶进出港时间,实现港口调度从“小时级”向“分钟级”跨越。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天津港集团共作业船舶7000余艘次,同比上升1.65%;拖轮到位率99.83%,引航到位率97.5%,集装箱船舶直靠率达98.67%。其中,300米以上大型船舶航行计划准点率提升9.1%,计划变动率从27%降至13%,航行计划保障率达到100%。


           更加精准的调度,大幅减少了船舶等待时间,随着港口资源的不断优化利用,天津港LNG、VLCC、大型散矿船和集装箱船的进出效率也显著提高,为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的持续增长奠定基础。

           在智慧引航系统升级方面,建立海上卫星通讯网络,扩大锚地船舶AIS信号接收范围,在海上作业过程中能够实时掌握航道交通流和锚地船舶动态;在此基础上,依托天津港集团调度指挥中心、天津港引航拖轮协同智控中心的统筹指挥、高效联动,实现码头、船舶、引航、拖轮“四位一体”高效衔接,充分利用“五保五即”服务举措,持续压缩船舶等待进港时间;同时,投入使用更精准的气象水文预测系统,实时监测港区气象环境,港口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显著增强。


           天津港集团与海关、海事、边检等口岸单位的合作持续深化,构建全链条协同机制。今年4月,天津地区遭遇极端大风天气,天津港集团迅速组织应急响应,抢抓阵风减弱窗口期,成功保障载客2000余名的“梦想”号邮轮安全进港靠泊,创造了“狂风白浪中的护航奇迹”。“无论是恶劣天气作业,还是海上抢险救助,我们都能实时掌握船舶动态、引航员位置、拖轮作业进度等重要信息,确保科学决策和高效执行。”天津港集团引航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随着港口智慧化水平的不断升级,天津港集团构建港口生产数据信息枢纽,提升数据应用的便利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加快“一站式”港口服务平台建设,整合船舶调度、货物追踪、客户服务等功能,实现港口运营全流程智能化管理,进一步提升调度响应速度,优化港口资源综合利用率,打造航运效率新高度夯实基础。

           未来,天津港集团将持续以“津港效率”为引领,打好港航协同“持久战”,不断深挖生产潜力,提高工作质效,为世界一流港口建设注入强劲动能,全力服务渤海湾“黄金水道”的畅通高效运转。

    >>详情
  • 20
    2025-06
    数智赋能 革新标杆 天津港南疆35kV变电站无人化运行开启电网转型新篇章

           6月18日,天津港南疆35kV变电站正式迈入无人化运行新阶段,标志着天津港首座35kV级公共主站实现远程智慧运维升级。该变电站的智能化改造不仅大幅提升区域供电可靠性,更成为天津港集团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推进降本增效的示范工程。


           在新能源规模化并网与港口用电需求多元化的双重驱动下,传统变电站运维模式已难以匹配现代化港口的发展需求。此次改造构建起“电力三遥系统+消防物联网+智能视频监控”的联动运行体系,通过升级全站测控、监测、监控系统,实现关键设备状态的全景实时感知、智能诊断预警及远程精准控制。改造后的变电站彻底消除了人工误操作导致的停电风险,切实筑牢服务港区生产的智能能源核心保障体系。


           无人化运行模式通过优化运维资源配置,显著降低现场人力投入,提升区域集约化和监控自动化。在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的同时,为打造世界一流智慧绿色港口注入技术动能。从规划设计到投运实施的全流程,既是新技术应用与管理模式创新的实践检验,也为港区电网智能化升级积累了电力技术应用、管理模式创新及人才队伍转型等多维度经验。

           下一步,天津港集团将聚焦标准体系建设,实现“源—网—荷—储”全系统统筹管理;深化智能防御应用,构建主动预警与快速响应的供电保障网络;创新运维协同机制,建立故障信息共享、应急指挥联动的新型电力系统调控体系。通过打造韧性更强、效率更高、服务更优的现代化电力网络,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能源支撑,持续赋能智慧港口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

    >>详情
  • 14
    2025-06
    沉浸体验海上风华 “邮轮之约、精彩生活”邮轮静态游活动在天津国际邮轮母港举办

           为让更多市民朋友近距离接触邮轮、了解邮轮旅游,6月13日、14日,在第三届天津国际航运产业博览会举办期间,由天津邮轮游艇协会联合天津港集团、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爱达邮轮公司、成真邮轮公司推出的“邮轮之约、精彩生活”邮轮静态游活动在天津国际邮轮母港成功举办。200名幸运市民登上爱达邮轮“地中海号”与成真邮轮“梦想号”,沉浸式体验了邮轮生活的独特魅力,见证了航运产业与城市生活的深度交融。


           本次活动巧妙串联起产业与民生,有效提升了公众对邮轮产业的认识,推动邮轮旅游发展,增强市民对海洋文化的了解,营造天津“近海”且“亲海”的浓厚海滨城市氛围。活动中,市民首先前往国家会展中心参观邮轮游艇展览,了解了邮轮相关知识,随后统一乘车前往天津国际邮轮母港,怀揣好奇与憧憬踏上了一场沉浸式的邮轮探秘之旅。

           13日上午,近50位市民登上爱达邮轮旗下被誉为“艺术之船”的“地中海号”邮轮。大家一登上邮轮,就仿佛踏入了一座移动的海上宫殿,1057间豪华客房与套房尽显典雅,全船巧妙融合地中海风情与文化元素,可搭载游客抵达日本福冈、韩国济州等地。第一次踏入“地中海号”邮轮的市民张女士,忍不住发出惊叹:“比想象中更震撼!以前总觉得邮轮旅游遥不可及,今天亲眼看到舒适的客房、精致的餐厅,还有剧院和泳池,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她饶有兴趣地向工作人员咨询起不同航线的细节,计划着带家人开启一次真正的海上假期。像张女士这样萌生“首航”意愿的市民不在少数,漫步间,关于舱房选择、行程规划的询问声不绝于耳。此次活动通过零门槛开放,让邮轮从“奢侈品”变为“可触及的旅行方式”,成为市民文旅生活的新选项。


           14日上午,近100位市民登上成真邮轮“梦想号”。该邮轮拥有中庭广场、魅丽大剧院、启航酒廊、露天泳池、全功能商务领地、娱乐健身、青少年及儿童活动中心多元化体验馆等体验设施。“梦想号”邮轮可抵达日本福冈、长崎、佐世保、宫古岛、石垣岛,韩国济州岛,香港维多利亚以及越南的岘港、芽庄、下龙湾、顺化等地。市民们漫步邮轮中,深入了解了国际邮轮的设施布局、服务功能与航海文化,对“邮轮就是目的地”的理念有了更直观深刻的认知。当退休教师刘先生走进“梦想号”的魅力剧院时,不禁感叹道:“原本以为邮轮就是漂浮的酒店,”他笑着对记者说,“现在发现这里有免税店、星空影院,甚至还有康养中心。老伴一直夸赞邮轮母港的引导人员认真负责,船上的服务人员礼貌周到。”


           从邮轮高层的观景甲板凭栏远眺,大家看见的不仅是碧海银帆,更是一条港产城融合的黄金航道。巨轮、岸桥与延伸的城市天际线,构成一幅港产城交融的壮阔画卷,市民纷纷驻足于270度观景平台,以港口为背景留下珍贵影像。

           这场精心准备的开放日,远非一次简单的参观。作为天津创新推出的“静态游”项目,它承载着培育市场、复苏产业的深层使命。为确保体验流畅安全,天津国际邮轮母港做足预案。他们提前协调船方、代理及联检单位,增派一线人员强化引导与安检,优化大巴接驳流程。从登船指引到通道秩序,游客们处处感受到了高效与便捷。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观念的转变,邮轮旅游逐渐成为热门的旅游方式。天津作为重要的国际港口城市,拥有发展邮轮产业的独特优势。2023年9月,天津国际邮轮母港在北方港口中率先复航,接待出入境游客8.5万人次。2024年,天津国际邮轮母港免税店开业,“邮轮入境免签”“国内采购+保税供船”政策落地,建成“境外来宾支付服务中心”,当年接待出入境游客35万人次,保持全国沿海港口第二、北方港口第一位。2025年5月1日,天津国际邮轮母港迎来复航以来首次“三船同靠”,当日近1.5万名旅客出入境,其中办理“240小时过境免签”旅客超400人次,创邮轮复航以来新纪录,标志着天津邮轮产业全面有序复苏,更为京津冀地区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截至目前,2025年天津国际邮轮母港已接待邮轮37艘次,旅客13万人次。

           伴随着远处大型货轮启程的汽笛鸣响,带着专属纪念礼品的市民们依依不舍地走出邮轮母港大厅,谈笑间都是对未来邮轮旅程的憧憬。当更多市民在此体验到海洋文旅的脉动时,这座城市的文化基因,已在时代的潮汐间澎湃新生。

    >>详情
  • 04
    2025-06
    天津港集团:打造科技创新“动力引擎” 赋能新质生产力跃升

           日前,以“培育壮大港口新质生产力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为主题的港口科技创新大会在浙江宁波召开。会上发布了多项我国港口领域最新科技成果,其中,天津港太平洋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的《自动化四绳轮胎吊多源信息感知和协同控制技术与系统》项目榜上有名,标志着天津港在传统码头智能化改造上再次取得重要进展。


           该项目通过融合视觉AI、3D激光扫描和北斗定位技术,构建了“多源感知+智能协同”的全新解决方案,研发出多源信息感知及协同控制技术与系统。相较于传统方案实现了关键元器件数量锐减60%,综合作业效率突破20Mov/小时,同比提升20%,操控比达到1:4等多项重大跨越。经专家鉴定,该方案核心技术指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津港方案”,为全球港口装备智能升级提供了新范式。


           像这样的项目在天津港还有很多,眼下,科技创新浪潮正在天津港百里港湾加速奔涌。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天津港集团正在以“技数碳”为主攻方向,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港口深度融合,培育和发展港口新质生产力,为智慧绿色港口升级版提供核心技术支撑,打造多项具有示范引领力的标志性成果。

                           强化创新平台建设,激发创新活力,塑造高质量发展典范

           天津港集团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智慧港口创新实验室等创新平台,构建起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7家,形成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力军的科技型企业集群,培育出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创新主体,为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加强核心技术攻关,以重大科技项目为牵引,赋能三型港口建设

           天津港集团全年研发经费投入超3亿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沿海大型港口群航道设施智能化关键技术》在天津港启动,多项目获得天津市科技项目立项。多项重大科技项目成果斩获省部级部奖项荣誉,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港口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中国航海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等多项荣誉。

                           夯实知识产权管理,专利、标准量质齐升,增强技术发展韧性

           2024年以来,天津港集团累计21家单位通过专利快速预审备案,充分保障科技成果的时效性和竞争力;新增151项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40项,实现大幅增长。同时,以标准链贯通创新链,在标准引领上下功夫,主持编制的8项地方标准通过验收,2项团体标准成功立项。

                           创新驱动成效显著,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行业注入“津港智慧”

           天津港集团推动传统集装箱码头、干散货码头智能化升级,大型集装箱装卸设备自动化率达到80%以上,保持行业领先;全栈自主可控的集装箱码头管控系统JTOS持续进行迭代升级并逐步推广;研发港口大模型PortGPT、港口智能管控系统TCA,助力迈入码头生产管理数字化时代。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天津港集团将不断完善“集团—平台—基层”协同共享创新体系,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产出原创性、突破性、引领性重大科技成果,推动创新成果快速转化,加快布局新技术、新赛道、新产业,坚定不移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逐步建立起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引领港口行业科技进步的天津港特色创新体系,为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为加快打造彰显“双一流”建设的创新高地,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和全市高质量发展贡献港口“硬核”力量!

    >>详情
  • 相关链接
    关闭
    • 四千服务
    • 海上高速
    • 二集司投产
    • 智能大会
    • 新闻联播
    • 智慧港口
    • 绿色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