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在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上,天津港集团联合华为公司发布《港口数字化转型白皮书》、港口大模型PortGPT1.0、全球首座港口全液冷超充站3项数字化转型成果。这是天津港集团大力推进世界一流智慧港口升级版建设,全面推进港口数字化转型的新实践,持续巩固天津港在全球智慧港口建设赛道的领跑优势。
近年来,天津港集团大力推进世界一流智慧港口建设,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与港口各领域深度融合,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新一代智能化集装箱码头管控系统在第二集装箱公司正式上线;自动驾驶示范区(一期)通过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验收,智能网联集卡在东疆港区成功启动道路测试;推动建设行业首个A级绿色低碳算力中心,搭建全栈软硬件国产化的“津港云”平台,推进港口数据治理与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港口数字化转型白皮书》的发布,是天津港集团与华为公司基于数字化实践工作,结合宏观环境和港口行业实际,深入科学分析港口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趋势,设计港口数字化转型框架,明确港口数字化转型的成功要素,助力加快推进港口领域数字化转型步伐,为全国港口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重要参考。
此次,天津港集团联合华为公司发布港口大模型PortGPT1.0,以华为盘古大模型与港口业务场景、行业样本深度融合,形成百万级港口专业样本库,打造软硬一体的港口大模型推理一体机,实现在港口生产方面落地应用,港口大模型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与港口业务场景的深度融合,大模型进一步赋能港口更多垂直领域。
在太平洋国际集装箱码头推出全球首座港口全液冷超充站,该设备具备充电快、轻量化、智慧化的特点,720kW的液冷超充产品,最大可实现1200A的充电电流,采取全液冷技术,凭借华为充电设备自研模块,降低充电过程中的电力损耗,搭配车桩协同的智慧化调控系统,实现电力资源高效、智能分配,成为港口新能源车用电的重要基础设施。
下一步,天津港集团将致力于培育和发展港口新质生产力,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聚焦“打造数字孪生天津港,引领港口经济发展”发展愿景,谋划“数字化交易、数字化生产、数字化管理、数字化运营、数字化底座、数字化产业”等6方面港口数字化提升,以科技创新与管理变革双轮驱动,让数字技术赋能提效、使能增效、拓能创效、创能乘效,不断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与社会各界通力合作,共同打造世界一流智慧港口的“中国样板”。
6月13日上午,“中国·天津港-尼加拉瓜·科林托港 中国企业工程物资出海首航仪式”在天津港大沽口港区13号码头举行。随着“阳光财富”轮开始作业,首批2000吨钢材、设备和工程车辆陆续吊装上船,作业完成后船舶将途经太平洋,直达尼加拉瓜科林托港,此次直航海运服务为我国央企参建尼加拉瓜工程项目提供了海运便捷通道。
尼加拉瓜是中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素有“火山与湖泊之国”的美誉。2021年12月与中国恢复正常外交关系,2022年1月加入了“一带一路”倡议。两年多来,中尼双方在政治互信、务实合作和区域合作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在2023年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企业家大会上,中工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与尼加拉瓜交通与基础设施部达成尼加拉瓜蓬塔韦特国际机场改扩建项目合作,该项目是中国与尼加拉瓜恢复建交后我国央企首个海外项目工程。
“今天是尼加拉瓜历史性的一天,这是第一次实现从中国到尼加拉瓜的海运直航。”尼加拉瓜共和国驻华大使迈克尔·坎贝尔介绍说,“这条‘阳光财富’轮,运载着蓬塔韦特国际机场建设所需的首批设备和机械,该项目是‘一带一路’倡议下承建的重点项目,建成后将大幅提升尼加拉瓜的航空连通性,进一步拓展尼加拉瓜通达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欧洲、非洲国家航班的直飞范围。”
首航仪式上,一带一路服务机制与天津市多式联运行业协会签署合作协议,旨在丰富拓展“一带一路”经贸合作,深化“项目对接、风险化解和纠纷调解”服务,更好发挥行业协会优势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和外国企业“走进来”。天津市多式联运行业协会和尼加拉瓜共和国驻华大使馆签署合作备忘录。“天津市多式联运行业协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调动会员单位在国际航运物流及相关配套领域的专业服务资源和综合物流专业优势,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为中国企业工程物资出海量身打造从天津港发往尼加拉瓜科林托港的便捷物流通道。”天津市多式联运行业协会会长魏波介绍。
在全球海运运力趋紧的背景下,为实现项目第一批工程物资顺利启运,在今年5月天津举办的中国民营企业投资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推介会期间,在天津市工商联的大力协助下,天津港集团与天津市多式联运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为此项目提供全程物流运输服务,助力中国企业尽快“走出去”。负责本次港口启运工作的天津临港港务公司,与天津市多式联运行业协会通力合作,与货主和船方多次沟通商讨配载和加固方式,研究落实作业工艺细节,设计全程物流方案,提前锁定运输船舶,解决企业发运困难,破解了诸多“难落地”的难题,并在海关、海事、边检等口岸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全力保障该批货物安全高效装船。此次海运直航也为后续不断增加的工程物资出口以及其他海运贸易,提供了可参照的物流解决方案。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今天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芒种,是第53个世界环境日和第10个中国环境日。今年我国六五环境日主题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盛夏的序曲悠扬奏响,天津港集团海岸带生态修复三年行动如火如荼。截至今年5月底,天津港集团在东疆、临港港区,累计播种碱蓬草972500平方米,为港区生态画卷洒下一片希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美丽津港新添一抹亮色。
一直以来,天津港集团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锚定美丽中国建设目标,不断提升港区绿化水平,打造环境友好型港口。在港区盐碱地种植碱蓬草,是天津港集团实施“153”工程,推进岸线生态保护修复和裸露地生态治理的有力实践,通过播种草本盐生植物,不但可以提升海岸带景观效果,更能利用生物特性,持续增加土壤养分、改善土壤肥度、降低土壤中重金属镉含量……促进海岸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推动海岸带服务功能及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
当下,天津港集团正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深入推进绿色港口2.0升级版建设,以港区生态环境高水平提升推动港口经济高质量发展。几年间,天津港集团建成了全国首个港口海洋水环境智慧监测系统,创新打造国内港口首个生态环境大气智能监测平台,实现海洋水质与区域内174个大气监测点的实时监测和预警;全力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加强入海排口规范化管理和监管,直排海污染源达标率达到100%;实现海岸线、港池和航道垃圾源头管控和动态清理,近岸海域水质全年平均为二类水平,优良水质等级总体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加强岸线生态保护,实施8.4万平米碱渣山生态治理示范项目,植被覆盖及裸露土壤锁固效果显著,打造高沙岭港区 400万平方米“红海滩”生态修复名片。
同时,天津港集团重点加强扬尘源污染防治,开展干散货类环保专项提升行动,改善提升了散货作业现场环境面貌;强有力实施移动源污染防治,完成400余台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排放治理,大幅减少二氧化氮、颗粒物等污染物排放量;开通运营天津港南疆铁路扩容工程,大幅减少集疏运车辆尾气排放。2021年至今,天津港区域PMs年均浓度、PMi年均浓度总体低于滨海新区水平,降尘量持续优于滨海新区平均水平。
未来,天津港集团将全力推动世界一流绿色港口建设拓宽和升级,致力于成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先行地、港口绿色发展的示范地,为美丽中国建设做出津港贡献。
今年6月是第23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畅通生命通道”。5月31日,天津港集团举行安全生产知识竞赛决赛暨安全生产月启动仪式,拉开2024年“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帷幕。
“安全生产月”期间,天津港集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组织开展教育培训、现场咨询、宣传推广、实战演练等活动,统筹推进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打通消防“生命通道”等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全面营造浓烈的安全生产氛围,切实提高风险辨识管控能力和隐患排查整治质量,切实增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强烈意愿和能力,不断提升集团公司本质安全水平。
天津港集团深入落实上级“安全生产月”活动统一部署,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系列活动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六个方面重点任务: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开展一系列专题研讨、集中宣讲、辅导报告活动,全面领会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的精髓要义,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安全生产的工作实效。二是深入推进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落实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巩固前期各项工作成果,提升各级人员对重大事故隐患的识别和判定能力,提高集团公司安全管理整体水平。三是开展“畅通生命通道”主题系列活动,推动集团公司《消防控制室规范化管理指导手册》落地实施,开展打通消防“生命通道”专项行动,抓好消防重点部位管控工作,通过开展企业专职消防队大练兵大比武,全面提升集团公司消防安全和应急处置水平。四是开展安全月系列特色活动,举办安全宣讲竞赛,开设“安全生产大讲堂”,开展警示宣传教育,提升各级人员安全意识、技能,夯实安全工作基础。五是开展宣传咨询和安全宣传“五进”活动,以“安全宣传咨询日”为契机,开展各级主题宣传咨询,结合相关社会性宣传活动,营造浓厚安全氛围。六是开展针对性应急演练和专题培训,以年度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为重点,开展系列应急演练活动,对员工进行应急预案、应急知识、自救互救和避险逃生技能方面的教育培训,不断提升员工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实现“安全生产月”活动效果。
5月29日上午,来自山西鹏飞集团的新能源重卡车队安全抵达天津港南疆中部货场,车上装载的煤炭将从天津港下水装船,再从天津港装载货物运回山西,这标志着山西孝义—天津港的津晋新能源重卡双重零碳物流通道试点运输始发成功。
据了解,津晋新能源重卡双重零碳物流通道试点从山西省孝义市往返天津港,试验性发运里程1500余公里,沿途使用三个加氢站补能,是全国首个中远距离纯商业运营的双重零碳物流通道试点项目,全程采用氢燃料电池重卡,实现零排放;运输过程采用5G+北斗+视频的监控方式,接单、进场装车、在途运输、卸货出场等环节全程在运营平台监控下完成,实现无死角监控;“点对点”“重去重回”的钟摆式运输方式,有效降低物流成本,从而达到运输企业效率、利益最大化。
天津港作为山西省的重要海上门户,为山西省企业走出去,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开展国际合作提供了高效的优质港口物流服务。本次试点运输,加速天津与山西区域协同融通,共创“津海晋门”新捷径,标志着天津港集团与山西鹏飞集团在新能源应用领域迈出了更加坚实的一步,对全国运输结构调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确保试点通道的顺利发运,天津港集团成立清洁运输项目工作专班,制定专项工作方案,完善煤炭长途运输监管平台建设,并多次赶赴孝义、山西等地实地考察,拓展“引煤入津、矿石入晋”业务增量,为实现天津港在全国港口率先开启煤炭中长途清洁集港试点运输、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注入绿色动力。下一步,天津港集团将以新能源运输为契机,着力扩大煤炭清洁长途集港运输业务规模,积极拓展大宗物料“双重运输”零排放货运通道示范场景,加速天津港世界一流智慧绿色港口建设。
“本次试点通道运输是降低物流成本,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度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的鲜活典范,通过创新赋能,盘活港口存量,培育增量,提升质量,使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互促进,打出物流运输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组合拳,是新质生产力在交通运输过程中的应用典范,同时也对促进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起到积极作用。”市交通运输委分管负责同志表示,“下一步,市交通运输委将密切跟踪、持续用力,不断做好服务提升,逐步打通天津到北京、天津到河北、天津到内蒙古的零碳物流通道,让更多的生产、生活资料通过零碳物流的方式在京津冀乃至更大范围内涌流,有效助力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
5月28日,在山西省孝义市举办的津晋新能源重卡双重零碳运输通道发运仪式上,天津港煤码头公司与山西鹏飞集团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双方将夯实新能源运输通道能力,强化推动多元化领域合作,尽快实现业务合作的新途径和新模式,共同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促进港口煤炭运输及产业发展,为我市港产城融合发展提供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