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中国水运智慧,助力全球港口创新。8月18日,由天津港集团、华为海关与港口军团、多家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与行业头部企业等单位联合成立的“智慧港口全球创新实验室”在天津揭牌。此次智慧港口全球创新实验室的成立是天津港集团忠诚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推动科技创新变革和智慧港口全产业链共同发展,共同推进智慧港口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打造行业创新链接平台的重大举措。
天津市副市长杨兵,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副校长陈军,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首席教授严新平,市交通运输委党委委员、市港航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洪海,滨海新区副区长陈波,华为公司董事长梁华,华为全球技术服务部副总裁荀速,华为海关和港口军团CEO 岳坤,天津港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焦广军等嘉宾出席揭牌仪式。天津港集团副总裁杨杰敏与其他成员单位代表共同开启智慧港口全球创新实验室。
智慧港口全球创新实验室旨在打造国际一流智慧港口科技创新基地,致力于实现从“技术攻关”到“应用落地验证”及“商业价值”产学研用的完整闭环,为行业客户解决问题,创造价值。
港口是航运的节点,也是水路交通系统枢纽。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首席教授严新平表示,实验室对加快智慧绿色港口建设,打造适应新一代航运系统的港口枢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希望以“智慧港口全球创新实验室”成立为契机,整合行业内外资源,创造先进经验、研发新的科技创新成果,为打造智慧港口“中国样本”、输出“中国方案”作出积极贡献。
市港航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洪海表示,智慧港口全球创新实验室的落成,就是践行总书记嘱托,全力打造世界一流智慧港口、绿色港口的重大举措和实际行动,标志着世界一流港口建设又向前迈出了关键一步,为天津港蓬勃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要以成立实验室为契机,加快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的步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华为公司董事长梁华表示,港口作为世界海运的桥梁和纽带,连接着全球贸易与供应市场,更加高效、智能的港口在全球供应链之中愈发重要。推进港口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打造绿色生态港口,已经成为行业共识,也是港口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天津港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焦广军,在致辞中表示,智慧港口全球创新实验室正式运行,将进一步凝聚企业、行业和院校合力,以港口为依托,深入开展场景研究、技术攻关、标准制定、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工作,构建产学研用生态体系,打造港口科技创新高地,引领世界港口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在成立仪式上,华为海关和港口军团CEO岳坤介绍了实验室的定位和愿景。实验室将聚焦智能算法、智能硬件、应用与集成三大课题方向,围绕港口行业场景方案创新与研究、ICT技术行业应用验证、生态伙伴能力集成验证、创新成果转化交流、人才培养与创新实践等五大中心任务进行创新建设和研究,成员将发挥各自优势、解决行业问题、加速港口行业发展。
智慧港口创新实验室的成员涵盖了产业主要科研单位、高校研究机构,以及产业上下游企业与智慧港口生态合作伙伴,包括南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海关与港口军团、中交自动化码头技术研发中心、中国交通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烟台华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哪吒港航智慧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天津川丰电气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开鸿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武汉港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等21家成员单位。
下一步,天津港集团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落实市十二次党代会会议精神,充分发挥智慧港口全球创新实验室作用,深化与领军企业、科研院校、行业机构等交流合作,以开阔视野、超前思路和领先技术,高质量打造世界一流智慧港口,全力建设“数字孪生天津港”,更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为我国建设交通强国、海洋强国、贸易强国积极贡献港口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8月18日上午,天津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褚斌接待来访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华一行,双方就携手深化港口数字化转型合作进行交流,一致表示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促进港口生产经营与科技深度融合,打造创新驱动新引擎,赋能产业发展新动力,全面助力天津港世界一流港口建设。天津港集团副总裁杨杰敏,华为公司全球技术服务部副总裁荀速,海关和港口军团首席执行官岳坤参加活动。
褚斌对华为公司长期以来在天津港世界一流港口建设中提供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近年来,天津港集团忠诚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来港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取得显著成效。华为公司作为天津港智慧港口建设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在港口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新基建、港口数据治理与服务、码头工艺创新和物流增值服务等方面开展了深入合作,共同打造多个行业领先的5G应用场景,攻克了诸多制约港口发展的难点,打造了港口数字化转型的标杆。入围国家首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5G+智慧港口”项目获得2022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互联经济最佳移动创新奖”,展示了天津港在智慧化转型升级进程中的领先成果。未来,希望与华为公司进一步深化合作,不断激发组织创新,攻关港口核心技术,提速科技成果转化,为全球港口智慧化转型贡献力量。
梁华表示,天津港拥有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在信息技术方面也有着丰富的应用场景。近年来,华为公司与天津港集团紧密合作,围绕港口数字化运营、港口物流、绿色能源应用等方面,在通信网络、IT、智能终端和云服务等领域,孵化了一批有竞争力、安全可信赖的产品、服务,实现了携手发展、互利共赢。下一步,华为公司愿与天津港集团进一步加强合作,发挥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优势,聚焦智慧港口建设的关键问题,依托海关和港口军团发展,整合科技资源和创新能力,推动天津港集团各业务领域有序开展数字化转型工作,为提档加速世界一流智慧港口建设提供有力技术支持。
在港期间,梁华一行到欧亚国际公司、第二集装箱公司,参观了天津港在传统集装箱码头自动化改造、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果,考察了华为公司在天津港智慧港口建设中的创新实践成果。
集团公司党委综合办、科信设施部、欧亚国际公司、第二集装箱公司负责同志参加活动。
8月17日,随着一声汽笛长鸣,满载着50个40尺集装箱的“天津港-中亚”班列徐徐驶离新港北中心站,驶向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和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班列装载着价值近200万美元的服装百货、电器、设备等货物,由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出境,全程运输距离近4500公里。此次班列的通行标志着“天津港-中亚”西向国际联运通道重新恢复了整列直达运输。
近年来,受新冠疫情影响,销往中亚的京津冀及日韩过境货物,仅能零散发运或转运至外地集结发运,客户面临着转运成本高、集结手续复杂、仓位计划难以保障、运输时效慢等诸多难题。
作为该班列恢复运行的运营主体,今年以来,天津外代公司认真落实集团公司部署要求,充分发挥陆海综合优势,积极打造东西双向运输通道,在铁路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成功组织开行了中亚直达班列,出口及过境货物可以在天津港直接报关发运,有效改善了在外地排队等待集结装车的情况,大幅降低了全程运输时间,减少了综合物流成本。
在班列组织过程中,天津外代公司与新港北中心站联动配合,充分发挥东疆外代物流堆场作为新港北中心站“站外站”作用,共同为客户提供了优质高效的物流服务。新港北中心站高度重视,全力保障了铁路装车作业效率和运力资源组织。在前期试运行基础上,外代公司持续优化作业流程,为客户提供了仓储装箱、请车手续办理、出口报关、出境口岸转关、运输动态反馈的全程服务。特别是针对装箱货物品名众多、包装各异、偏载要求严格的特点,提供了高质量的专业装箱解决方案,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赞誉。
下一步,天津港集团将始终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港重要指示精神,持续巩固深化“四千行动”,大力发展海铁联运和陆桥运输,助力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吸引日韩、东南亚等跨境货物以及京津冀出口货物在天津港集结发运,积极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贡献“津港力量”。
日前,第二集装箱公司首次完成三泊位五船同靠作业,突破了“道路拓扑模板”作业固定路径、泊位利用率低的自动驾驶技术壁垒,首次实现1100米岸线柔性排泊。
自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投产运营以来,该公司党总支充分发挥“融入式”党建引领作用,始终秉承“人为本、质为先、客为尊”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以业务流程优化、作业效率提升为目标,结合传统集装箱码头生产经验,利用先进的“智慧大脑”,建成了“C—Smart”生产操作体系。经过10个月的不断磨合提升,形成了以“安全管理、生产操作、技术革新、系统优化”的新运营模式,牢牢牵住智慧码头能力提升的“牛鼻子”,努力实现码头安全作业全业务场景“动态、灵活、解藕”。该公司全体党员干部员工奋力拼搏、攻坚克难,面对着层层技术难题和艰巨的生产任务,精确计算每个数据、反复推演各项流程,制订了“3泊位-5泊位动态兼容”的作业方案,完成了海陆侧客户对于泊位窗口、收提箱作业时效性需求的硬指标,顺利完成此次五船同靠作业。
潮涌天地阔,奋进正当时。第二集装箱公司将进一步深挖作业潜力,加快提升作业效率,集中力量推进技术攻关,持续深化多船作业模式、提升作业能力,为天津港世界一流港口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8月15日,100辆福田品牌新能源大巴车在环球滚装码头公司顺利装船,搭乘“海洛斯”轮驶往南美洲智利圣安东尼奥,创天津口岸国产自主品牌新能源大巴车出口历史新高。
今年以来,环球滚装码头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新能源发展战略,持续聚焦“强管理年”“效率攻坚”“四千行动”等重点工作,坚持“稳内贸、拓出口”的营销策略,不断提升优化内外循环航线网络,发挥外贸滚装航线优势,全力保障国内车企“做大做强”“走向海外市场”,国际化汽车流通合作新平台建设初见成效。
此次出口的福田品牌新能源大巴车具有轴距大、底盘低、车体长的特点,在装船作业时给操作司机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为不损伤车辆底盘,顺利装船,环球滚装码头公司制定了大巴车装船专项方案,根据滚装船舶和车辆特点,科学合理安排装船车序和当舱车位,有效利用低潮时段进行装船作业。同时选派经验丰富的司机,提前掌握车辆性能,调整底盘起升高度,根据现场实际,打破以往装船思路,采用超长车辆“斜上或倒装”的工艺,有效避免了车辆蹭底,顺利完成装船作业。公司高效的组织、专业的操作、贴心的服务,再一次赢得了客户的认可和好评。
下一步,环球滚装码头公司将持续优化升级码头枢纽作用,不断提升码头专业化水平,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助力国产新能源汽车在海外市场跑出“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