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
    2021-11
    天津港首个“集装箱+散杂”多元化码头启动运营

           1123日下午,天津港首个集装箱+散杂多元化码头一体化作业启动仪式在天津港21段泊位顺利举行。此泊位成为天津港集团首个可同时开展集装箱、散货、杂货多元化作业的码头,实现集、散、杂一体化同船作业新模式,以实际行动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进一步优化服务一带一路班轮航线。


           天津海关党委委员、天津新港海关关长师国旺、天津市港航管理局局长王洪海、新天钢集团执行总裁阚永海、天津港集团副总裁许旭波、天津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站长张军、北疆海事局副局长王辉共同启动天津港集装箱+散杂多元化码头一体化作业。

           天津港北疆港区21段泊位是全国首个专业化集装箱码头,为进一步提高码头泊位对接卸集、散、杂多用途船舶的适应性,在市港航局、天津海关、天津海事局、天津边防检查总站的大力支持下,寻找最优解决方案,天津港第四港埠公司启动运营集装箱+散杂多元化码头一体化作业新模式。

           今年以来,天津新港海关积极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天津港集团保持高密度常态化沟通协调,推进21段泊位整合升级开展外贸作业,不仅开辟了现有码头的新作业模式,也为进一步完善港区码头功能布局创造了有利条件,成为关港双方合作新范例。活动现场,天津新港海关向天津港第四港埠公司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新港海关海关监管作业场所企业注册登记证书

           新天钢集团是由天津昔日最大的国有制造业企业混改后成立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德龙集团是一家集钢铁主业、金融投资、智慧物流、MRO电商、再生资源、能源环保六大业务板块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实业集团,在一带一路国家印尼投资建成东南亚单体最大的钢厂德信钢铁。德龙集团、新天钢集团与天津港集团在钢材物流供应链方面达成了广泛合作共识,结下了深厚友谊,开创了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在21段泊位开航的多用途船舶将载着大量焦炭、钢材等产品往返天津港到印尼,未来形成两国两港之间往返的班轮运输航线,进一步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畅通,助力天津北方国际航运枢纽建设,更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




    >>详情
  • 23
    2021-11
    天津港:船边直提、抵港直装作业模式助力贸易便利化上水平

         112108:30,靠泊在联盟国际公司北4泊位的新兰州轮准时开始卸船作业,在天津海关监管下,装载苜蓿草和瓦楞纸板货物的进口集装箱从船上吊装下船后,从转运堆场装在外集卡上直接驶出码头闸口,在此之前放行电子信息早已传输到码头操作系统中,这是天津港开展船边直提作业模式的日常工作场景,不仅实现了船舶抵港、卸船装车及货物提离的零等待,更加快了天津港集装箱货物的快速周转,为进出口企业创造更便捷快速的港口集疏运服务。


          今年10月,天津港外贸重箱船边直提箱量占比超过20%,这得益于关港合作的精准政策和不断深化的智慧创新,通过已建成的新一代港口集疏运系统关港集疏港智慧平台,辐射全国29省和直辖市集装箱货物参与直提直装,进一步降低进出口企业的物流成本,以关港改革攻坚合力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近年来,关港合作不断深入,共筑口岸便利化基石。天津海关多渠道保障国际供应链稳定畅通,推进京津冀三地海关通关、口岸物流数据共享,提前申报”“汇总征税”“两步申报”“担保放行等多种便捷举措叠加,持续释放改革红利。天津港集团积极优化港口资源配置,精减物流流程,降低运输环节与成本,提高全程作业时效,升级港口信息化智能化系统,不断强化港口载体功能,推进多式联运,优化集疏运体系,船边直提”“抵港直装与港口作业模式深度融合衔接,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惠及区域经济发展。


        “船边直提是进口集装箱货物向海关提前申报,进境船舶抵港后,无需海关查验的货物即可放行,实现集装箱的快速疏运。抵港直装是出口集装箱货物在工厂端即向海关提前申报,在港口船舶截关前直接将货物运抵码头,抵港放行并装船出境。

        “零待时、一站式服务进出口企业。在原进口提箱模式下,码头需先卸船,再在码头开放提箱时间段内受理提箱作业。流程再造后,进出口企业提前网上申报,预约车辆直接在船舶装卸时段提离集装箱,实现了第一时间从装卸作业到企业间的快速转运。目前,船边直提适用所有进口商品,而在出口抵港直装模式下,企业提前报关,货物可由工厂直通港口,通过海关码头查验、优先查验,码头提供24 小时机力作业保障,出口集港时间由以往的5天左右最短可压缩至12天。

          手续前置、简化流程、打通堵点,创新科技平台为进出口业务服务装上助推器。企业开展进口船边直提和出口抵港直装作业可一站式办理提前报关和预约船边直提”“抵港直装,让跑起来的数据把政策落到实处。正是盯住了客户需求,铆紧区域性港口物流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服务链条,关港无缝合作实现了客户业务的零待时

           让无形的数据串起码头、企业、车队的有形需求,天津港集团全力规范业务操作流程,优化码头集装箱作业运输路径,减少车辆在码头的等待时间,开展海铁联运过境货物、卸船直提业务,时间由23天最短压缩至3小时以内,多措并举提升港口服务船边直提、抵港直装模式水平,以不断深化的服务举措和改革创新成果,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优化口岸营商环境,谱写关港合作共赢的新篇章。



    >>详情
  • 24
    2021-11
    天津港股份公司中远海运港口招商局港口联合签署项目合资合同

           1124日,天津港股份公司、中远海运港口公司、招商局港口公司在天津联合签署《天津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合资经营合同》,将共同投资、经营、管理天津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此次签约是三方共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加快世界一流港口建设的具体行动,是两大央企助力天津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为国内港航企业合作树立了新标杆。天津市委副书记、市长廖国勋,副市长孙文魁,市政府秘书长孟庆松,中远海运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万敏出席签约仪式。

           市政府副秘书长蔡云鹏,市交通运输委党委书记、主任王魁臣,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勇,市政府研究室主任杜威,滨海新区党委副书记、代理区长单泽峰;中远海运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冯波,中远海运集运董事长、总经理杨志坚,中远海运天津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然;中远海运港口公司总经理张达宇;招商局港口公司副总经理张乙明;天津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褚斌,天津港集团副总裁罗勋杰,天津港股份公司总裁宋天威参加。宋天威、张达宇、张乙明代表三方签署合同。

           20212月,天津港股份公司与中远海运港口公司签署股权转让协议,由中远海运港口公司向天津港股份公司收购天津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34.99%股权,现该项交易已完成相关程序,实现了项目落地。此次三方签署合资经营合同,是深化港航产业链合作的共赢之举,将进一步优化天津港航线布局,有助于加快推进世界一流港口建设。三方一致表示,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发挥各自优势,推动天津港集装箱高质量发展,助力做大做强天津北方国际航运枢纽,为更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贡献港航力量。


    >>详情
  • 22
    2021-11
    天津港更强能力更高效率更好服务共建“一带一路”

           在1119日召开的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展重要讲话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巩固互联互通合作基础,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扎牢风险防控网络,努力实现更高合作水平、更高投入效益、更高供给质量、更高发展韧性,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天津港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海陆交汇点,京津冀及三北地区与世界贸易的重要通道,作为世界级综合性枢纽港,在服务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天津港集团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港重要指示精神,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更好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基础设施数据化,大力推进码头生产自动化,大力推进服务平台智能化,连续创出10余项全球领先智慧港口建设成果,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投产运营;坚持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与口岸单位高标准实施五保五即便利化举措,以智能化赋能效率实现新提升,多次打破集装箱外贸干线全球纪录,保持外贸船舶直靠率100%津港效率、全球领先品牌更加响亮;大力发展海铁联运和陆桥运输,拓展以港口为枢纽的全程物流服务,推动港口功能、自由贸易功能延伸,打造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功能更强的综合物流体系;以拓展深化四千行动为抓手,从供给和需求双侧发力,精准服务企业需求,让津港四千、天天为你品牌深入千家万户。


          目前,天津港拥有“一带一路”集装箱航线40余条,同时拥有二连浩特、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和满洲里三条大陆桥过境通道和海铁联运通道42条。近两年,天津港集装箱吞吐量稳步增长,增幅位居全球前十大港口第一,其中60%以上的外贸货物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吞吐量最快、最稳定增长的有力支撑。今年前10个月,天津港海铁联运量已超去年全年水平,其中中欧(中亚)班列作业量4.7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2.5%,位居沿海港口首位。



          下一步,天津港将充分发挥“一带一路”战略支点优势,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即将实施等新机遇,大力拓展“一带一路”外贸干线,助力京津冀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化战略合作,以更大决心、更强能力、更高效率、更好服务、更多成果,为“一带一路”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详情
  • 19
    2021-11
    津晋联手搭建物流新通道!“太原—天津港”一单制海铁联运往返班列成功开通

           11月17日,随着一列满载着设备部件、化工品、高岭土、金属制品等出口货物的集装箱列车从太原中鼎物流园驶往天津港,标志着“太原—天津港”一单制海铁联运往返班列正式开通运营。这是天津港集团积极落实天津市“津海晋门”工作部署的新成效,是津晋两地主动融入“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开放格局取得的新成果,实现了天津港口型物流枢纽与山西太原陆港型物流枢纽互联互通,为进一步助推内陆地区经济发展开辟了绿色、集约、高效的“津海晋门”出海新通道。

           该班列抵港后,集装箱将直接装船运往日韩、东南亚、澳洲、欧美等国家,返程列车也将装载疏港货物重载返回太原。往返运输实现了点对点直达,签发“一单制”联运提单,全程不进行换装箱作业。长期以来,山西省与天津港之间的货物运输,主要采用公路运输方式,需要在港口进行换装,而如果将海运空箱公路调运至产地装箱,又面临着成本高的难题。特别是今年以来,受全球疫情影响,国际海运费高涨,“一箱难求、一舱难求”问题突出,山西省进出口企业普遍面临着较大的物流运输困难。

           今年6月,天津港集团与山西省交通运输厅、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华远国际陆港集团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深化晋津、路港合作,促进山西经济高质量发展。各方携手充分发挥天津港服务“一带一路”的重要支点和陆海深度融合的重要平台作用,不断加强多式联运通道建设,强化海陆港铁联动,完善内陆服务功能,打造“一单制”海铁联运循环班列物流服务产品,降低客户企业综合物流成本,为山西进出口企业提供家门口的“一站式”综合物流服务。

           据天津港内陆服务营销网络山西区域负责人魏金利介绍,“太原—天津港”一单制海铁联运班列,不同于传统的“铁路运输+港口+海运”的简单组合,而是通过对各方资源和业务流程的整合优化,真正实现了“一次委托、一次结算、一个承运单位、一份提单、一箱到底”的全程多式联运,避免了传统运输模式的单证交接和货物倒载换装,同时也为更多山西进出口货物实现内陆通关奠定了基础。在此绿色通道基础上,天津港集团能够为客户提供出口抵港直装和进口卸船直提服务,有效保障了作业效率。

           班列推动期间,在天津市港航管理局、山西省交通运输厅等津晋两地政府部门以及北京铁路局、太原铁路局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天津港集团所属的天津外代公司联合山西中鼎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天津中铁联合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以及地中海、达飞、中远海运等班轮船公司,按照“三自主”原则,加强货源和箱源组织,协调船公司保障海运舱位,落实“一单制”的功能发挥,中鼎物流园站和新港北站在班列计划、车源组织、现场作业等方面给予全力保障,共同打造了优质高效的海铁联运班列服务品牌。

           后续,天津港集团将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进一步深化与马士基、赫伯罗特、长荣、海丰、以星等船公司、北京铁路局、太原铁路局的深度合作,将班列发运频次由周班逐步增加至周双班,助力津晋两地 “公转铁”“散改集”运输结构调整,推动山西深度实施东进东融战略,主动融入京津冀和环渤海区域协同发展,更好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

    >>详情
  • 相关链接
    关闭
    • 四千服务
    • 海上高速
    • 二集司投产
    • 智能大会
    • 新闻联播
    • 智慧港口
    • 绿色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