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天津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褚斌带队拜访河南省安阳市委、市政府,与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高建立,安阳市委书记袁家健,市委副书记、市长高永举行工作会谈,就落实天津“十项行动”,扎实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和港产城融合发展,加快安阳——天津港海铁联运班列开行事宜进行洽谈对接,共同推动天津港集团与安阳市全面开展市港合作、港企合作。天津港集团副总裁刘庆顺,安阳市领导董良鸿、高勤科参加。
褚斌介绍了天津港集团基本情况,特别是2019年以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港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进世界一流绿色智慧枢纽港口建设成果。他表示,天津和安阳同属海河流域、同饮一渠水,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安阳交通便利、优势明显,推动海铁联运空间广阔、大有可为。天津港集团将立足更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充分发挥港口“硬核”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构建天津港和安阳市物流大通道,为安阳市融入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并通过创新模式、优化机制,利用数字化手段为安阳企业提供高效便捷服务,实现优势互促、合作共赢。
高建立对天津港集团长期以来支持河南省枢纽经济和港口建设表示感谢。他表示,将全力推进天津港集团和安阳市海铁联运建设,与中外运物流河南有限公司、郑州铁路局等部门协同联动,保障班列开行和常态化运营,并以此为契机,在加快补齐综合交通运输短板,全力打造智慧物流平台,积极争取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项目等方面给予安阳市资源和政策支持,全力把安阳市打造成为全省枢纽经济先行区。
袁家健简要介绍了安阳市情及班列开行推进情况。他说,班列的开行对安阳发展意义重大,是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服务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体现,将有力促进安阳市公铁空海多式联运协同发展,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安阳市委、市政府将充分发扬实干精神,立即成立专班,加强联系对接,制定扶持政策,举全市之力服务保障班列开行和常态化运营,构建物流新通道,打造开放新窗口,当好全省枢纽城市“开路”先锋。
在安阳期间,褚斌一行实地考察了河南万庄安阳物流园有限公司等。
7月14日,随着一声汽笛声响起,满载生产生活物资的集装箱班列,从位于天津港的新港北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缓缓发出,开往北京市大红门站。这标志着由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和天津港集团联手打造的,首趟“天津港至大红门”海铁联运班列成功开行,进一步优化了区域运输结构,轨道上不断畅通的京津物流通道,让京津城市群连接更加紧密,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作出新贡献。
此次“天津港至大红门”海铁联运班列的开行,是双方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京津冀主要领导座谈会共商“携手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部署要求,共同唱好 “京津双城记”、不断推进“轨道上的京津冀”提速增效的重要举措。
“天津港至大红门”海铁联运班列承运的货物是由广东、浙江、福建等地经海运运至天津港,“换乘”铁路班列运至北京后再配送到市场流通,从而实现了海铁联运的无缝衔接,有效构建起安全高效、绿色环保的交通物流快捷通道。班列初期计划每周开行2列,为京津两地开辟了一条畅通的海铁联运通道。
近年来,海铁联运的快速发展为港口带来了腹地的充沛货源,已成为港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天津港集团与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紧密合作,加大对北京地区的市场服务力度,广泛调研货源,精心设计海铁联运服务产品。双方在降低铁路运输成本、创新铁路运输组织模式,以及优化港口、铁路流程,提升服务标准等方面开展大量细致工作,成功开通“天津港至大红门”海铁联运班列,得到了航运企业和终端客户的认可。
为确保“天津港至大红门”海铁联运班列顺利开行,天津港集团联合北京铁路局主动对接中远海运、中谷物流等航运公司,全面了解企业客户需求,科学制定运输方案,对班列实行优先受理、优先配空、优先装卸、优先挂运、优先放行的“五优先”举措,调配充足作业资源,努力提供优质全面的运输服务。
下一步,天津港集团将充分发挥港口“硬核”优势,扎实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和港产城融合发展,全面深化与铁路等部门的合作,加快海铁联运通道建设,打造符合未来海铁联运高质量发展需求的“天津港模式”海铁联运服务体系,以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港口、争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港口排头兵的实干作为,持续提升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能级,为更好服务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贡献“津港”力量。
7月11日,在第19个中国航海日之际,全国首家民营邮轮公司——东方国际邮轮有限公司旗下“梦想”号邮轮入驻天津国际邮轮母港,将以天津为母港开展国际邮轮旅游业务,这是天津邮轮复航重启的重大成果,将开启中国北方邮轮旅游崭新一页,为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推动天津邮轮产业复苏发展、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注入新动能。
天津是著名国际港口城市、中国北方邮轮旅游中心,是京津冀重要的海上客运通道,具备良好的港口设施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客源腹地资源丰富,具有发展邮轮旅游和产业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天津国际邮轮母港是中国北方最大的邮轮母港,开港运营至今成为国际公认东北亚最重要的邮轮母港之一,皇家加勒比、歌诗达、地中海等10家国内外知名邮轮公司的20艘国际邮轮先后运营天津母港航线,经过多年发展,邮轮和旅客接待量稳步提升,累计接待国际邮轮870余艘次,接待出入境旅客426万余人次,始终位居中国北方邮轮市场首位。
为推动“梦想”号项目落地并以天津为母港运营,市交通运输委、滨海新区、东疆综合保税区管委会、天津港集团等深耕营商环境建设,积极为企业讲解政策、纾解困难,为企业在运营邮轮等方面保驾护航,在各方通力保障下,东方国际邮轮有限公司去年底注册在东疆综合保税区,“梦想”号邮轮正式入驻天津国际邮轮母港。
为保证该轮安全靠泊,在市交通运输委、滨海新区、东疆综合保税区管委会的支持指导下,天津港集团提前谋划,协调各方力量,积极对接天津海关、海事、边检等口岸相关单位,制定安全可靠的航行措施和应急预案,先后6次通过“桌面推演”“现场实操”等形式开展国际邮轮接待演练,对该轮提供“全程、无缝隙、不间断重点跟踪”的定制化服务,切实保障邮轮停靠安全高效。
“梦想”号国际邮轮,隶属于天津东方国际邮轮有限公司,总长261米,宽40米,总吨位达77500吨,客舱数1000余间,载客量能达到2000余位。拥有中庭广场、魅丽大剧院、启航酒廊、露天泳池、豪华海景房、轻奢阳台房等旅客栖息场所和全功能商务领地、娱乐健身、青少年及儿童活动中心多元化体验馆等互动体验设施,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海上休闲生活。
下一步,天津港集团将扎实推进“十项行动”落实落地,全力把握邮轮经济复苏契机,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和京津冀地区旅游资源优势,全力推进天津国际邮轮试点复航,积极吸引国际邮轮公司开辟以天津为始发港的邮轮航线,进一步优化邮轮航线布局,推动天津邮轮经济复苏和邮轮旅游高质量发展,为中国邮轮经济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今年以来,天津港集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工作,充分发挥港口“硬核”优势,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扎实推进“十项行动”见行见效,进一步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上半年,天津港集团完成货物吞吐量2.41亿吨,同比增长2.1%;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135.3万标准箱,同比增长8%,再创历史新高,高质量实现“双过半”。
积极服务重大国家战略实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充分发挥京津冀“海上门户”枢纽作用,天津港集团先后举办京津产业交流合作对接洽谈会天津港专场、客户恳谈会、土地资源推介会等,凝聚京津冀产业合力;携手北京CBD管委会、朝阳区海关,共同设立北京CBD-天津港京津协同港口服务中心,前置港口物流服务功能,为北京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物流资源支撑;与河北港口集团签署《津冀世界一流港口联盟合作协议》,不断深化津冀港口务实合作。
全面落实港产城融合发展行动方案,助力打造港产城融合发展新格局。加快推进天津北方国际航运枢纽建设,30万吨级通用码头升级工程竣工投产,高沙岭港区航道通航等级跃升至2万吨级,南疆港区铁路扩容工程开通运营,港口基础设施能级不断提升;以港兴城,与全市各区政府深化合作,先后与河北区、武清区、南开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设立“港产城融合政务服务专窗”,携手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以港促产,强化与在津重点企业、重点产业园区联系,提供定制化物流解决方案,与东疆综保区管委会共同推进东疆航运服务聚集区建设,努力实现港口功能向产业延伸、向城市拓展;海空联动,与天津机场签订海空两港联动发展合作协议,推动实现海空两港联运中转无缝衔接。
着力打造智慧、绿色、枢纽港口升级版,全力推动世界一流港口建设。发布全球首个全物联网码头、全球首台氢电混合动力ART,首批“零碳”滚装码头投产运营,太平洋国际公司获评五星级“中国绿色港口”,助推世界港口智能化升级和低碳发展;高水平完善航线网络布局,成功开通韩新海运直航欧洲等4条新航线和沃尔沃汽车出口欧洲班轮航线,进一步扩大航线覆盖面;高效能打响“津港效率”品牌,上半年先后16次打破作业效率纪录;畅通海铁联运通道,发布《海铁联运服务标准》,津蓉冷链海铁联运班列恢复开行,津陇海铁联运国际物流通道开通运行;高质量开展“四千行动”“春雨行动”,赴欧洲、东南亚开展招商推介活动,主动拜访知名船公司和广大客户,达成进一步加强合作共识,“津港温度”传得更深更远。
天津港集团将忠诚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深入落实“十项行动”,争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港口“五个排头兵”,不断拓展港口服务功能,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港产城深度融合,加快“通道经济”向“港口经济”转型,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港口力量,更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
日前,4000吨钢轨在天津港大沽口港区装载完毕,发往非洲,用于尼日利亚卡诺至马拉迪铁路项目的建设。
据了解,尼日利亚卡诺至马拉迪铁路项目全长283.75公里,将与既有标准轨距现代化铁路实现互联互通,建成后能促进沿线资源开发利用,加速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对推动尼日利亚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负责此次装船作业的港临港港务公司,面对本次作业工艺要求高的挑战,紧密围绕“四高服务年”工作要求,深化“四千行动”,主动出击,充分调动系统内资源,提前与相关客户加强交流,详细沟通配载顺序、作业要求和加固方案,研究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科学调配生产资源,组织人员和设备及时进场,开展工作,为安全、优质、高效装船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密切联系天津海关、大沽口海事局、塘沽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等口岸单位,优化作业环节,确保作业顺利。
据悉,该批项目的钢轨出口总量超过20000吨,钢轨出口采用“铁海铁”联运方式,将全部在天津港大沽口港区发运。